梦想论文网毕业论文职称论文专本硕博论文写作和发表XML地图 Tags标签 手机版 APP客户端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手机版 首页 > 职称论文 > 初级职称 > 论以人为本的钢琴教学

论以人为本的钢琴教学

时间:2023-04-15 | 作者:admin
听作文 - 论以人为本的钢琴教学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摘 要: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钢琴艺术的教学是靠每个学生的演奏来体现的,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重视每位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个性的发展、个人潜能的发挥,这样有助于个人弹奏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钢琴教学;以人为本;高师钢琴教学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在身体力行的工作中对学生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将教师的形象作为楷模来鞭策和鼓励自己,此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作为一名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首先对学生应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

一 对学生要进行人性化教育

进入大学后,一部分新生由于对新专业的陌生、或是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理解教师的表达、或者是心理素质较差不敢当众弹奏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课外督促,从而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钢琴课外作业。所以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质量还需要钢琴教师家长式的督促与关怀。由于因对新专业课恐惧、自学练习懒惰而逃课的新生,教师不能以简单的旷课论处,而是要与他们谈心,找出问题症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教师的仪态:钢琴教师的仪态包括仪表、姿态等。钢琴教师在课堂中的仪态应亲切、自然、潇洒、自如,充分展现教师的审美修养,给学生以美感。教学语言:钢琴教学不同于其他讲授性的学科,其教学着眼点在于音乐的本身,所以教学语言要特别具有启发性。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确保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作为钢琴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决不能因为学生入学程度的参差(有的甚至从未学过钢琴)、生理条件各异而采取顺其发展、放任自流,或按部就班、不求进取的消极态度。根据学生理解力较强、也有一定的乐理基础的特点,把一些弹奏方法、基本要领、指法规律等加以归纳,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脑指挥手的作用,这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在钢琴教学中,实施音乐审美教育

钢琴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键盘乐器。学习钢琴这门技艺性很强的乐器让学生从开始学,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到演奏较难的乐曲并用音乐抒发内心的感情,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钢琴的演奏是在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学生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笔者根据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钢琴教学中作了如下探讨。

(一) 以审美为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艺术的审美感觉是按着音的传递方式进行的,即由发音体振动-音波-音波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神经传递大脑,然后引起生理的感受。通常人们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音响刺激敏感他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带有明显捕捉性喜欢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嗅觉等审美感觉。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听觉是最常见的视听感觉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钢琴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听觉体验、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等主要过程。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教师“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笔名认为: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示范演奏”,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扣人心弦的和声。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学习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美的互动中,相互之间有心灵的接触。当师生心理相容时。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而开始积极愉悦的生动学习毫无疑问,“审美”在此产生了一种春风细雨润无声的潜在效应。

(二) 挖掘音乐内涵,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心理学中的意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映像。音乐是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的存在是可闻而不可见的,声音虽然视不可见,但它是自然的产物,它与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人听到一种声音时,总是造成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存在的综合反应关系。可见声音与形象是完全互通的。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教法手段和教具,学生的欣赏听觉会伴随着美妙而动听的声音,在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画面上激起视觉与意象的连锁反应。如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唤起了学生们许多形象记忆。“我们好像看见安静平和的美丽月光映在波光鳞鳞的湖面上,隐约的听到一些静静的流水声,鱼儿和湖水相互交织歌声此起彼落,呈现出的是一片安详、静雅的氛围”。

三 运用赏识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赏识,词典中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和赞扬”。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以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凡事发生往好的方面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作用的对象心理和生理产生快感。目前,赏识教育已成为备受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然而,在钢琴教学(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中,有相当多的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中,教师不断地挑错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紧张,不敢正视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身子发抖、手指不灵活,很难顺利完成曲目演奏。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路人,而不只是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人。赏识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奖励,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与肯定。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学生衣着的变化,并给予赞赏;上课时,能观察到学生一些细小的进步,如弹奏的姿势、表情等,并及时给予赞赏,这样学生心情就会舒畅,也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但是,赏识并不等于放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来灵活掌握。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赞赏的分寸,要进行合理的批评,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但也要讲求艺术、讲求方式,点到即止。学生的心理,是赏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大部分都会有这么一种心态:“我弹得怎么样?”他们会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如果得到了教师的赞扬,课下第一时间就想去练琴。反之,则非常厌烦。钢琴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兴趣的培养,保持对艺术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的关键。现在很多学生在学琴过程中会放弃,这与钢琴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教师要善于观察个体的差异,善于运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唯有充满活力和兴趣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才能真正的使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从而弹奏出动人的旋律。

综上所述,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高师钢琴教育日趋现代化、规范化、系统化、普及化。我们正处在人类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时代,这一时代需要大量高规格、高素质、高品味的优秀人才。在素质教育方面,在提高整个教育的层次、水平方面,高师钢琴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相信,在21 世纪教育的发展中,高师钢琴教育这颗闪亮的明星,在教育人、培养人、美育人等方面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自强.浅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转型[J]钢琴艺术,2000,(06).

[2]杨昕.试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考试改革[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02).

[3]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

Tags标签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
写论文
评论区(论以人为本的钢琴教学)
内容:
剩余字数:360/360


     :: 正在为您加载评论……


每页10条,共0

版权声明:

1、论文《论以人为本的钢琴教学》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论文《论以人为本的钢琴教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提供大量优秀论文范文,为大家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http://www.mxlw9.com/chujizhicheng/1472.html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