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和中心体——细胞分裂中的团队成员

-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摘要:本文提供了细胞分裂和复制的中级描述。重点是染色体、中心体、微管和动粒的作用。重点是机械活动和由此产生的物理发展。该文件还在其讨论中提供了复制程序出错时发生的有害影响。这通常会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并可能导致癌症。
关键词
染色体,中心 体,中心粒,有丝分裂
一、简介
Antovin 和 Neuman 最近的一篇论文 [ 1 ] 指出,染色体扩张和收缩的基本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同样,对中心粒行为的全面了解还有待很好地理解。
有趣的是,虽然名称相似(即“染色体和中心体”),但它们的位置和功能却不同。
在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和中心体通过垂直链连接:微管和动粒,形成局部方格外观。微管从动粒连接到中心体。动粒仍然锚定在染色体上。
有丝分裂通过中心体和染色体之间的微管中的张力发生。此外,由于有丝分裂,核直径变短。在有丝分裂期间,分离核的每一半带走一半的细胞质(细胞的其余部分)。
本文的其余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描述染色体,下一个部分描述中心体。第三部分讨论有丝分裂,最后一部分提供结论性意见并简要介绍程序错误如何发生。
2. 染色体
图 1提供了一条染色体的示意图。
它的长端对称,由四个称为“染色单体”的臂组成,或者由两个相同的臂组成,称为“姐妹染色单体”。然而,手臂的长度不同,较短的称为“p-arms”,较长的称为“q-arms”。
当染色体具有图 1的构型时,它由浓缩的 DNA 组成。
着丝粒是发射的动粒的来源。这些是寻求与细胞核表面的微管结合的链。动粒的锚点留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被设计用来分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可以被视为细胞的“拉链”。
3. 中心体
中心体由一个带负电荷的层状蛋白质堆组成,覆盖在核心的中心粒上。图 2提供了中心粒模型的草图。
从远处看,中心粒显示为垂直的圆柱体,其中一个圆柱体连接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底部。然而,仔细观察表明,中心柱由微管组成。
中心粒尺寸显示它们是相对较短的圆柱体:长约 400 至 500 μm,直径约 200 μm [ 2 ] [ 3 ]。
当一个细胞即将分裂并进入有丝分裂时,中心粒会自我复制,形成两对。
中心粒和 DNA 是仅有的两个自我复制的细胞器,这种复制同时发生 [ 4 ] - [ 9 ]。
然后两对中心粒分离。其中一对,“长辈”(或“母亲”)对保持原位,而另一对围绕细胞核移动到直径相对的一侧。这在图 3中表示。
图 1。染色体的草图。
图 2。中心点模型。
图 3。子中心粒围绕细胞核的运动。
中心粒围绕细胞核的运动(如图 3 所示)是二维运动的建模。实际的运动是在围绕原子核的三维路径上。
一旦中心粒被分割并位于细胞核的相对两侧,它们就会开始积累蛋白质层,直到出现丘状阴影体(称为“中心体”)。
中心体容纳微管链的开始;因此中心体也被称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
4. 有丝分裂
微管从中心体穿过细胞核表面朝向中心出现,从而朝向染色体。同时,染色体发出自己的链,称为动粒。动粒寻求与微管结合,它们的轴是垂直的。在局部,染色体附近是一个方格网格。
当这个过程发生时,中心体和染色体主要通过微管连接。随着中心体锚定在细胞核的一侧,染色体被设计为分裂,细胞分离开始,分离发生在染色体上。
由于染色体分裂,间隙变宽,单个细胞正在变成两个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就像拉链一样,将细胞核一分为二。
一旦细胞核被分离,每个部分都会分裂细胞的剩余部分(“细胞质”)。然后完成细胞分裂[ 10 ]。
5. 讨论与结论
前面的段落描述了细胞分离和复制的常见事件。中心体中最活跃的事件是在有丝分裂期间通过微管拉动染色体。微管可以通过它们与动粒的方格状附着来做到这一点。这会将染色体沿其纵向对称线拉开,类似于拉链的开口——这是一种新的分离模型。
进一步用拉链类比,当拉链在中间分开时会出现线条,然后它作为紧固装置变得无效。
同样,如果染色体不沿着其对称线分裂,它可能会分成几个部分,几个细胞器,甚至肿瘤,都可以发展。
由于中心体和中心体-染色体连接处的中心粒过多,不规则性更频繁地发生。
众所周知,肿瘤具有多余的中心粒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由于中心粒位于中心体的中心,如果有多个中心体拉动染色体,结果将是多部分断裂的染色体,进而导致多部分细胞分裂,进而导致肿瘤发生。
最后,发现肿瘤的预防在于具有如本文所述的正常分裂和复制的细胞。
通过加强阅读参考文献,也可以获得上述大部分陈述和观察结果。为了简明扼要,在此对它们进行了说明。
致谢
Schafer 慷慨地为研究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用于中心粒研究,并由衷感谢。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与本文的发表没有利益冲突。
参考
[ 1 ] Antonin, W. 和 Neumann, H. (2016) 有丝分裂期间的染色体浓缩和去浓缩。细胞生物学的当前观点,40, 15-22。
[ 2 ] Lange, BM 和 Gull, K. (1996) 动物细胞中心粒的结构和功能:进展和问题。细胞生物学趋势,6,348-352。
[ 3 ] Doxey, S. (2001) 重新评估中心体功能。自然评论分子细胞生物学,2,688-698。
[ 4 ] Lingle, WL 和 Salisbury, JL (2000) 中心体在恶性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发育生物学的当前主题,49, 313-339。
[ 5 ] Piel, M.、Meyer, P.、Khodjakov, A.、Rieder, CL 和 Bornens, M. (2000) 母亲和女儿中心粒对脊椎动物细胞中心体活动和行为的各自贡献。细胞生物学杂志,149、317-330。